close


啟程
 
最初開始尋找畢業製作劇本時,我幾乎沒有考量任何現實問題(比方:時間長度,演員多寡...等),一方面是由於獨立呈現的自由性,另外也是由於自己一意孤行的任性使然。我選擇劇本完全以我所感興趣的主題出發,方向主要以「現代人的孤寂與錯待」為焦點。因為約莫是這一兩年來,我對於人與人之間那種奇特的相處張力,那種難解糾結的人際網絡,感到深深的疑惑,卻也不得不自己身陷其中,而人的孤獨與不自由,也使得我經常感到悲哀莫名。

在百般尋覓之下,【時間與房間】無疑的以它詩意的語言與充滿隱喻的內容,完全的吸引了我。

我一向對「時間」這個主題份外迷戀,也經常以「旅行」來看待生命。面對時間的巨浪,我像個手足無措的嬰兒,隨著波浪的拍動前進,卻無力抓住甚麼,也無法抵抗。我是一個依賴回憶存活的人,在現實生活的無情裡,唯有抓住腦海裡記憶的片段,才能使我在時間的浪潮中略感安全。而身旁來去的人們,無論是愛人或朋友,對我來說,都像是一個個無法控制的過客,進入我的生命又匆匆離去,沒有人留下了甚麼,就連我自己,也不過是他人旅程中短暫的停留。這種孤寂的旅行,讓我一直深感無助與迷惘。【時間與房間】中的字字句句,幾乎都說出了我的感受,好幾次當我面對史特勞斯的文字時,都激動得不能自己。

第一次讀這劇本的時候,我坐在捷運車廂裡,身軀雖是靜止的,但又確實在移動著。然後我發覺我的生命歷程正以我無法控制的方式旅行著,是時間在走,而不是我。同一天,我發覺家中的窗簾老了,他們變得灰白而樸素,不像剛掛上去時那樣鮮豔,把耳朵靠在牆面上,彷彿可以聽見自己曾經倚靠著他留下的啜泣聲。看起來冰冷的物體卻是溫柔的。

時間在走而房間在聽,人始終獨自前進,在其中追尋答案,終其一生不會停止。
我是這樣的。而瑪麗也是。事實上,誰不是這樣呢?

於是我決定作這個戲。用空間的眼睛看人在世間被時間推移。

我開始覺得瑪麗的勇敢是我所嚮往的,她擁有直接以肉身去碰撞這個世界的氣魄。而時間引領著所有人相遇又分離,即使過程中有樂有苦,她都可以面對。或許,人無法真正在這樣混亂的世間找到「存在的意義」,卻可以盡力的在當下活得自在,就算這份自在是充滿暗地的痛苦,都值得這麼做。而人並不因此真正孤單,因為我們最終都還能擁有自己,以及整個空間溫柔的眼神。

而回憶,就如同現實生活中的水面倒影,雖輕輕一觸便輕易幻滅,卻讓我們略有安慰的洗滌蒙塵的心。

【時間與房間】這個劇本在上下兩幕的架構截然不同,語言以及邏輯的複雜與詩意,也同樣與其主題一樣富有吸引力及挑戰,而劇本中人與人的關係,雖然多數是在處理男女間的糾葛,卻也更多是人與人間擦身而過的錯待,所以,對我而言,這個劇本要處理的人際關係,也是超越愛情的。這種看似冷漠,卻實則內在孤寂渴望擁抱的矛盾,正是我自己在面對人際關係時的窘境。而劇本裡那種以寬廣態度與空間角度觀看人世的視角,更是我覺得超越一般劇本的哲學觀。

於是乎,我決定展開一場充滿困難的冒險之旅,因為這個劇本的難度與複雜性超越我的想像,但正如瑪麗,既然人勢必要在時間的落葉間獨坐傷心,何不起身提起行囊去碰撞這世間,在人生漫長的旅程中,創造一段段短暫的邂逅。與所有有幸一起成為旅伴的人們(演員,設計
...等等),留下我們的本質與生命。

然後,我就這麼啟程了。

--
為了展現寫論文的決心
把熱騰騰的第一章po出來警惕自己要持續
一個早上寫了三章應該算進度快吧?!
雖然還要大修特修一陣吧(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heatrenia 的頭像
    theatrenia

    C O R N E R

    theatre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