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Sep. 威尼斯夕陽
期待
每次旅行之前我總是抱持著很複雜的心情,與其說是期待,更多的是一種不安感,就像是演員上場前那種略略心悸的感覺,明明都準備得差不多了,卻總還是有些神經緊張的擔心自己遺漏了什麼。但所有的這種心跳一百都在正式踏上旅途時消失的無影無蹤,我變成了一個行走的人,只專注在腳步的重心轉移間,專注在行走時被風吹拂的感受,專注在每個當下,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伴侶
有些人喜歡獨自一人旅行,因為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與自主空間。或許因為是個話多又怕孤單的人,我仍然偏好有人一塊兒玩耍的旅行模式,讓我在想搞笑或人來瘋的時候不至於憋到內傷。因為過往的旅行經驗和朋友都算相處愉快,所以去年九月在歐洲的旅行,第一次大膽嘗試和網路上素昧平生的人相伴而行,天真地相信自己的「好相處好溝通」應該可以磨合與解決所有可能的不愉快。但這次的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旅伴的選擇簡直是旅行裡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環,甚至大過了要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和不適合的人一起旅行,就像是一場失敗的婚姻,成了不快樂的怨偶,就算是再美的風景或再有趣的經歷,也味如嚼蠟,一點兒意思也沒有。
雖然這次的經驗實在說不上成功,旅行途中好幾次都不免想著,早知道一個人出來闖蕩或許都還快活一些,也少受些委屈鳥氣。也幸好後來決定各走各的,我在每個地方與其他人有了些美好的短暫相遇:在Florence那幾天與幾個台灣女孩兒四處玩鬧走跳;在米蘭遇到的台灣媽媽團充滿濃濃人情味,以及謝謝陪我逛博物館的美國男孩;在希臘小島的大陸女孩兒貼心可愛,還有一起吃晚餐的台灣夫妻;在巴黎和我一起在秋風裡冷到不行的韓國女孩;還有一起爬到Nice小山丘上看日落的大陸男孩,謝謝你請的晚餐…etc. 或許是在阿根廷時讓我練就了一身與陌生人攀談的本領,也或許是對人性多了一點點的信任,這些溫暖的邂逅,使我在原先有些低潮的旅行日子裡,多了幾分開心。
回憶
對我來說,旅行的整個過程裡,最令人回味的時刻,其實是旅行後自行與記憶相處的時間。這個回憶的過程無論如何都是孤獨的,就算是與人談論到時說到激動處的手舞足蹈,對於他人來說,卻終究是霧裡看花,隔靴搔癢。
從英國回來以後一路忙亂,就像是沒有踩在節奏上的舞步一樣,吸哩呼嚕地跳完了一個set,坐回位子上後沒有滿足的感覺,反倒是更深的空虛。舊曆年前,冷氣團來襲,整個台北濕冷的像是掉進了又臭又髒的水溝一樣,街上的人頭手腳包得密密實實,在黑漆漆的這條河裡游來游去,像魚一樣認命而安靜。
為了轉換心情,我終於決定要開始整理拖了好一陣子沒有處理的旅行照片,開啟了檔案點進去一張張看,總覺得那個在相片裡的人不是我吧,另一方面簡直是怨恨地嫉妒起來:「那個好命的傢伙是誰啊。」走在義大利石板路上時只感覺到酸痛的雙腿,嘴巴上還忍不住開玩笑般地抱怨:「no more museum! no more cathedral!」現在則懷念起那些晴朗的日子,甚至想念起在希臘遇到船班取消時的緊張,即使是曾經不愉快的記憶也都美化成「有趣的體會」這樣的詮釋。我們留在身邊的,想帶回現實生活裡的,是曾經做過一場好夢那樣的美麗記憶。
有時候我坐在家裏,欣羨地看著別人旅行的書寫與影像,或是翻閱旅遊書幻想著未來某次的出走,其實或許只是源於對現下生活的疲憊與不滿足,也或許只是投射出人心底層那種對於冒險與變動的原生慾望。
下一次的出走在哪裡?在遠方,sooner or later….
--
是的,重點是我要告訴大家,因為爛無名相簿滿了
所以我申請了新相簿,請往 這裡去
(請注意此網誌邊欄左下角 My Photos)
請點相簿左邊連結 travel >>> 歐洲旅行的照片持續上傳中....
(請點連結travel進去,左邊會出現很多個地方的連結,請再點進去就看得到了,不要被頁面上寫no content騙)
- Feb 04 Mon 2008 15:31
在遠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