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7.wretch.yimg.com/theatrenia/27/1942904690.jpg)
電影預告請看這
台灣最近上的國片「練習曲」
把台灣的好山好水都拍得美極了
當然,更包含了台灣人的情感與能量
二十歲以前,總覺得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機會遊歷世界
(雖然小時候跟著爸媽參加旅行團,但總覺得那不算數)
結果這幾年來倒也東奔西跑的去過不少地方
雖然旅行仍然是令人興奮的,但是卻反而更珍惜回家的感覺
台灣其實有很多美麗的地方
我記得在蘭嶼看到那樣的海天一色時的震撼
可是,台灣人雖然熱情,卻同時也有著短視的缺點
許多風景區也因此都破壞殆盡了,景色逐漸被商家、民宿、餐廳給掩埋
經常都讓人覺得可惜
畢業旅行時去到廬山,沿著山壁亂連一氣的管線,擁擠的夜市與攤販,滿地的垃圾
和幾叢可憐兮兮的櫻花相對應
讓人感到既氣憤又難過
去到風景區,民宿或飯店本身越來越高級豪華,物質享受越來越舒適
但是,原來的美好自然,卻變成只是名不符實的廣告詞了
在歐洲旅行,常常會感覺到他們對自己文化與國家的一份驕傲
那台灣呢?台灣的認同與驕傲呢?
其實對我來說,這不是政治問題
談到推廣台灣觀光
我們總是可以異口同聲的大力讚揚台灣美食有多好吃、生活多方便、人們多友善
景色嘛,似乎也能抬頭挺胸地說出不少特出之處
但是一面又總扭捏地明白,那些破壞已經使得美景逐漸褪色了
為什麼大多數的人都瞭然於胸,卻仍然矛盾地視而不見?
開發建設與自然保育間的平衡當然是充滿了角力與複雜性
但是,即使就商業立場考量
為了一時的收益而耗損了景物本身,根本是捨本逐末的行為啊
人在英國,無緣看到這部電影
但總希望這影像中乾淨純粹的美麗景色
不要在數十年後成為一種記憶中的遺憾
如果說這部電影是一種「療傷」
讓台灣人重新去拾回對這塊土地上人事物的驕傲、關心、與熱愛
(即使有很多是令人可恨的)
那麼我多希望這種療傷,不只是短暫的「清新」與「感動」
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了
講的或許是年輕人的夢想:
環島、環遊世界、懷抱熱情做也許錢很少但自己很爽的事情...etc
但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或許也來不及做了
當山壁已經滿目瘡痍,河川已經黑臭乾涸
我們留下的
或許就只能是水泥建築裡偽裝自然的南洋風裝潢、液晶電視、私人泳池
--
話說回來,背吉他騎腳踏車環島七天算什麼呢!
我們李小海大爺,可是背吉他徒步環島耶!!!